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最近看了刘瑜的文章《礼仪之邦》,最后一句写到“将近100年过去了,这一堆人还是那一堆人,也许几千年来,从来就只有一堆人”深有感触。

我大学学的是历史,但是并没有做到历史典故信手沾来,非常惭愧。大学时已经没有像高中那样要求去背诵历史事件,去背诵各种时间、地点、人物,我的记性是非常不好的,所以四年来,不仅没有多背一些,反而把记得的忘记了不少。而印象最深的,是开学初某位老师的话(已经忘记是哪位了,对不住!而且下面的肯定不是原话。),学历史,不要以为是没用的,我们学的不是史实史料,而是一种看问题的方法,要用历史的眼光去看,现在发生的事,在历史上都可以找到参照,实际上,可以透过历史看到未来的结果。我们学的是“史观”。用历史的眼光去发现问题,解决问题。俗话说的“以史为鉴,可以知兴替。”

更加惭愧的是,我自己的“史观”不是跟大学里的老师,教授学的;也不是某个历史学家学的,我的“史观”是跟一个作家,叫刘震云学的。他的故乡三部曲,教我从层层迷雾中,看清了历史的真相。

有人说过历史就象个小姑娘,怎么打扮怎么是;我也听过历史是螺旋体盘旋着上升的说法;有人骂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;有人唠叨古老王朝的那些事儿……

有人随意篡改删减美化丑化,有人追寻索隐,力求还原历史的真相,有人因为历史出身倒了大霉,有人因为历史赚了大钱……

写在书本上的历史并不是真正的历史,真正的历史是人,是民族,人生几十年,祖祖辈辈子子孙孙加起来,就是几千年的历史。通常说物是人非,其实,那人只是换了层皮,也许换了个名字,但尊的还是一个理,行的还是同样的事;狼牙棒,大板子,不过换成了枪炮导弹,争夺的也还是同一个东西。

你可以把刘震云的《故乡相处流传》当怪诞小说,当寓言,当童话来读,而我是当史书来读。这一群人嘻嘻哈哈,打打闹闹,死死活活,互相折腾着,一不小心就从三国折腾到了现代,而折腾来折腾去,为的还不是那点事儿,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。

所以现在很多的事情出来,都可以见怪不怪,觉得闹心了,多读点民国时期的东西,就都明白了,一样一样的。那时有的,现在都有,不只是可以有,而且是更加有。 再往上溯,韩寒又比金圣叹多了什么,少了什么?再去看看吴思的《潜规则》,《血酬定律》也许就明白了,为什么要强拆,为什么要以自焚抗争,又是为什么,腐败会成为大问题……

历史有时是会让人害怕的,因为你想忘记你说过的话,可有人偏偏替你记得,还非要在你不能提的时候提起;你想遮掩的做过的事,有人专门替你揭开来晒一晒,那些前后矛盾,表里不一就无从遁形。

当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,如果要写昨天的历史,就有无数的事情可以记录,我们要做的,不是去拼命地记住更多的事,而是在今后的某天里,在某些事情发生时,能够回想起,曾经触动你心灵的小小的一件事,某个人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曾志

曾志

16篇文章 8年前更新

碎语浅言,与电影有关或无关……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