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独立时代

外国人有一件事情也许永远搞不懂,那就是华人社会的人情机制,这里面的弯弯绕绕,曲径通幽,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明白。说他是“熟人社会”,也正是如此,由家人,亲戚,朋友,熟人组成,但也不全是,因为一个陌生人,经过几个人,甚至一两个人的跳转,就又变成有关系的人,可以请托办一些不容易办的事。西方其实也有类似的说法,就是六度空间理论,也叫六度分割。“理论指出: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,也就是说,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。这就是六度分割理论,也叫小世界理论。”但这个理论并不能完全涵盖华人社会的人情机制,姑且叫它“人情社会”。

杨德昌用《独立时代》给我们上了一课,别怀疑,这部电影就是一本人情社会的教科书。在电影一开始就用了《论语·子路》中的话:

“子适卫,冉有仆。子曰:庶矣哉!冉有曰:既庶矣,又何加焉?曰:富之。曰:既富矣,又何加焉?曰:教之。” (孔子到卫国去,冉有为他驾车。孔子说:“人口真多呀!”冉有说:“人口已经够多了,还要再做什么呢?”孔子说:“使他们富起来。”冉有说:“富了以后又还要做些什么?”孔子说:“对他们进行教化。”)


子曰

所以这部电影讲的就是富起来后的教化问题。不但开宗明义,每个场景转换前,都用黑场加字幕的方式,把这段的主题归纳好了,放在那里,就怕你看不到。杨德昌是生怕观众看不懂他的电影的。

在影片中,杨德昌借角色larry之口,仔细描摹了这个人情社会的本质“……电影,小说,只要是讲到情的,一定畅销……,文化事业是最好做的生意……情可以增加人与人之间的协调性,可伸可缩,所以我们中国人做生意,老外永远比不上。他们永远都只晓得讲法律,一点人情味都没有。搞得最后每个人都要去看心理医生。他们搞不清楚,钱是投资,情也是投资,比如说友情,友情就是一种长期投资,就像是绩优股,就像是储蓄,亲情就是族产,文化事业是高风险高效率的投资,就像是爱情,很少有中国人不懂这个道理的。……太跟别人不一样的人,一定很孤独”(稍有删改,不影响原意)虽然把感情统统看做投资,让重感情的人很齿冷,和我一同看这部影片的同学,就很受不了这部电影所表达的东西,但是,这段话还是很准确的描摹了,部分人投资感情的功用主义心态。larry不只讲出了这段话,更是把它应用的淋漓尽致,他表面上可以对老板忠心耿耿,帮他出各种主意,又可以不动声色的勾引老板的未婚妻melly。而老板讲述他们夫妻之间的关系的话更是精彩,因为他们是为了家族利益的政治联姻,所以他们的婚姻“不但保持着传统美德,还标榜夫妻个人的独立自由,就像两岸统一以前的“一国两府”不同居,不上床,不吵架,现在的婚姻也可以实行‘一国两制’。”但是,在他喝醉后,却一直嚷自己爱的是未婚妻melly。melly则推掉老板的邀约,而与LARRY约会。但是melly在答应与LARRY约会之后,先把LARRY介绍来的小凤炒鱿鱼了,因为他知道,小凤一定也是LARRY勾搭的对象之一。她在和LARRY约会时的第一句话就是:“我刚才把小凤FIRE掉了”LARRY马上明白,见风使舵,撇清自己与小凤的关系。但是,LARRY也是有老婆的人,并非单身。在melly反复追问LARRY和小凤的关系后,LARRY恼羞成怒,约会不欢而散。后来,LARRY又在老板面前,说melly勾引他,帮老板出主意对付melly。他们都懂得如何利用可利用的一切,来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,同时又深谙对方的底线在哪里,在底线边缘游移。他们都满嘴谎言,说一套做一套,他们也都知道对方什么时候是在说谎,但是谎言也是可以利用的,所以他们在需要揭穿时揭穿,而在对自己有利时,揣着明白装糊涂。这种人情游戏,绝不仅仅是简单的乱搞男女关系而已,这里面有很深的利益纠葛,有其运行的规则和规律,要么适应它利用它,要么看不明白而被它利用。

《独立时代》着力描摹的是人情社会恶的一面,是其吃人的一面。人脉,人缘,出身,脸面,在人情社会中,比人本身的能力更重要,有了这些,就能做成许多不可能的事,没有这些,则有可能寸步难行。另一个角色,小明的姨妈说道“这个做人,讨生活,每天是要陪着点笑脸的,可是有的时候也要有点真心,说点真话,要不然有什么意思呢?……越解释人家越觉得是在找借口,……如果是真心的,就不怕被冤枉,被冤枉是我们中国人会做人付出的代价。”真真假假中,已经乱花迷眼了,说假话套话的心态形成后,真话反倒没人信了。做了好事,还要考虑你的居心,你是真为我好呢,还是另有目的?是专门为我好呢,还是顺带的便宜,不损失什么,给了也等于放点人情债出去?是出于不好的目的结果做了件好事,还是本来存的好心,渐渐发现其他利益,转而另有考虑了?另外,为了自己的利益,又经常会做些自相矛盾的事,说些自相矛盾的话,当初与现在的决定往往大相径庭。很多事情结果可能相同,但是已经是超脱“见山不是山”而到了“见山仍是山”的境界了。这里面的弯弯绕绕,实不足为外人道也,中国人活得累,多半是累在这上面了。

“难道那么多年的交情只值几个薪水吗?”这是琪琪回答小明“你现在跟melly混,连个调薪的事情,也不能提,提了就好像不够朋友。”在人情社会里,金钱是一个禁忌,朋友之间,涉及到金钱纠葛,要么会伤感情,要么会伤钱,很难两全。小明为了琪琪,看不惯melly,两个人差点打架,但是后面,他却背叛了琪琪,和melly睡到了一起。人人都喜欢琪琪,觉得她对每个人都好,但是人人都觉得琪琪是装出来的,是真是假,只要琪琪自己知道。但是,不适应这个社会的,要装着适应,也能受欢迎。人情社会是一个怪圈,如太极图般在自己的周天循环运转,真中有假,假中有真,真变假,假变真,循环往复,生生不息。每个人都植根于此,才变得圆融通透,那些抓不劳的,将被甩入不知道哪个深渊。这部电影的人物关系就像一个麻团交织在一起,但是一旦以某个人物为线索,沿着他的人际关系延展开来,那脉络又是如此清晰,他们编织成一张大网,把每个人网进去,继而编织成这个华人社会。

杨德昌没忘了把自己和电影这个行当也装进去,在电影开始,就借小波之口说了这样的话:“票房就是最民主的,买票就是投票,大同就是大家都相同。如果大家口味都相同了,那么戏票不就是比较好卖了吗?”票房是资本,民主也是要钱的。对于什么是理想社会,其实质也是各人理解不尽相同,少数服从多数的那个多数就一定是对的吗?你的天堂我的地狱而已。

我们再来看人情社会的挑战者或着不屑者melly,表面上她不通人情世故,谁的面子也不给,直来直去。但是她同样利用了两个家族为了各自利益联姻,让她和阿king订婚的机会,用家里和阿king的钱自己开了公司,在公司里看谁不爽就炒掉谁,但是又依赖好人琪琪帮他安慰摆平被开除的人。当小明告诉她,有人给琪琪找了新的工作,琪琪不好跟她开口辞职时,她跟小明说的好好的,无论怎么样支持琪琪,但是回过头就去质问琪琪,为什么有什么话不先跟她说。

melly的姐姐是知名电视台主持人,天天在电视上教人们怎么样才能婚姻幸福,但是,现实中,她早已经和作家丈夫分居,怕人知道,她说:“骗自己就是我回馈社会的诚意,节目这么成功就是社会对我这种爱心的肯定……”melly一针见血的指出:“你的收视率只能证明这社会上有多少人跟你一样无聊……你才是全世界最不甘寂寞的人……”

既然提出了问题,当然要开出药方。杨德昌开出了两个,一个是琪琪,一个是作家。琪琪是人见人爱,讨所有人喜欢,但是每个人都认为她是装的,她是真心,她是假意,没人在乎。她和未婚夫小明天天吵架,也和melly因为换工作翻脸,到最后,她说:“没有人了解我,没有人帮助我,我连一个朋友都没有了。”她去找了作家哭诉。

而作家,他说以前写那些烂爱情小说,大家抢着买,现在写这些真正有用的书,反倒没人看。他写《儒着的困惑》讲孔子再世的事:“孔子回到他自己发明的儒教世界里来,然后发现他成了受所有人欢迎的人,大家都羡慕他这么四处逢缘,都来跟他请教,可是后来他才发现,原来所有人都认为他这套待人处世的方法是装出来的,没有人相信他是真的,他也没法辩解,人们都认为他在自圆其说,反而到处造他的谣,要搞的他身败名裂,后来他遇到一个算命的,说他命带桃花,贪生怕死,命带桃花所以受人欢迎,但是最悲哀的是,他死都不敢死,死了有什么用,死了还不是转世回到这个世界上,让这种痛苦的命运永远重复下去……”这和琪琪的遭遇如出一辙。最悲哀的是,原来不是装的,最后也成了装的,因为人的心态被他人改变了,虽然表面上没变化,但是再做同样的事,一定会多一分考虑。作家让琪琪答应他不要变,而琪琪怎么能不被这个世界改变。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他人身上,是愚蠢的。

都市病,人们在物质越来越丰富的同时,精神却越来越空虚,而最最无聊的东西最容易去填补这种空虚,听听街上都在流行什么歌,网上什么人最火就知道了,从刀郎到《老鼠爱大米》,《该死的温柔》,《狼爱上羊》,《求佛》,最新的《爱情买卖》,从芙蓉姐姐,到春哥,凤姐,伪娘,在现代社会的精神世界里,是逆向淘汰的,大众的精神生活越来越平庸而趋同,一旦出现出位的言行,便成几何级放大,传遍世界。事件的主角更是心知肚明,自愚而娱人,因为得到的利益远比损失的要多的多,何乐而不为呢?“他人笑我太疯癫,我笑他人看不穿”。“活得好好的,想那么多干吗?”“都管别人怎么讲,还能活到现在?”

最后一场不是车祸的车祸让作家顿悟:“我们所看到的一切,一定还有更多新的面貌等着我们去发现,当我们每天不断的对真理有新的发现的时候,活着才有意思……战胜虚伪,不是要真的去死,而是要真正诚实的活下去,如果到处都是真理,那些自以为是至圣先师的人还有什么理由可以装模作样,如果我们不去规定出真理的只有一个,怎么会跑出来这么多假的,就是因为有那么多真假难分,才会有人跟人之间的那么多猜忌,误会,不合理的期望……”而这些,反过来又掩盖了人的本来面目,人由于这种掩盖而更加看不清自己和他人,于是加倍的去猜忌,去怀疑,去诋毁一切的不同……真理不止有一个,杨德昌要去发现生活的不同面貌,他也真的发现了,于是拍了《一一》给我们看。

如果只看开头和结尾,我们会惊讶每个人物最后为什么做了那样违背自己初衷的选择,看重工作的小明辞职了,看重公司的melly放弃了公司,一心想和melly结婚的阿king放弃了melly,小明和琪琪这对金童玉女分手了,但又重新开始。加上中间的过程,我们就明白了,这些选择都不是偶然,人情社会把这些人推离了他们原本的方向,渐渐的他们自己也明白了,原来看重的,好像失去就活不下去的,真的失去了,也没什么大不了的,另外的选择,不一定更好,但也没有更坏……

这部电影,好在台词,句句都是机锋,但是,坏也坏在这里,有些话直接由角色说出来,没有那么自然和顺理成章。我想更多的原因是受篇幅所限,所以尽可能的把要表达的东西塞进去。如果这部电影也拍成4个小时,可能就会从容自然的多。到了《一一》,杨德昌对电影篇幅的掌握已经炉火纯青了,让人看三个小时不觉得长,就像人生在我们不知不觉间,从身边溜走了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曾志

曾志

16篇文章 8年前更新

碎语浅言,与电影有关或无关……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