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一一

6月30日是杨德昌去世三周年的日子,07年到现在,中国乃至整个华人社会发生了非常多的事情,数次地震,气候异常,层出不穷的艳照门,奥运,毒奶粉,世博,马英九上台,陈水扁入狱,接连的屠童案,富士康的连续坠楼……,很多事是华人的荣誉,也有很多事让我想拼命的忘记,但没过多久,就出现了新的事情,刷新了我的承受底线。活着就是要承受,杨德昌没能看到这些,对他也许是幸事,他锋利如刀的思想,在振聋发聩的同时,自己受的内伤应该更重吧。太清醒的人,因清醒而痛苦,所以不会长寿,情深的人,被深情所磨折,同样不寿。杨德昌没能活到甲子之年,我想,大概是他对这个社会用情至深,同时又太过清醒的缘故。

侯孝贤是山水田园诗,悠然淡薄;李安是抒情诗,善于把感情渲染到极致;姜文是豪放戏谑的天才;而杨德昌则是属于都市的,是满载着人间烟火的。他的电影都很长,《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》4个小时,《一一》也将近3个小时,他有太多的话想说,太多的东西要表达,所以总把影片塞得满满的,每一个镜头,每一个场景,每一句台词,每一段音乐,调度,剪辑等等,都是精心设计过的,整部影片像精密仪器,设计的精细已经到了把设计感消无的地步,变得非常自然,让人觉得本来就该是这个样子的,他的电影拍的是我们熟知的生活,或者说是我们熟视无睹的生活。把那些我们觉得理所当然而不去理会,不去思考的东西,放大了,放慢了给你看,让人看得心里发毛,接着惊叹,这就是我每天的生活,我的生活怎么会是这个样子的?杨德昌就像《一一》中的洋洋,每天拿着相机去拍人的后脑勺,把你看不见的拍给你看。而那些事情,我们真的看不见吗,还是我们不愿意去看?


杨德昌

在没看过杨德昌的电影之前,我是不喜欢华语影片的,特别是现实题材的,总觉得拍的假,但是哪里假,又说不上来,便归咎于投资少,限制多,不注意细节,因为现实题材的东西是我们所熟知的生活,一点点细节不对,也很容易被发现,继而影响对整部影片的观感。看了杨德昌的电影之后,我发现了另一个原因,就是“脏话”。在其他的电影或者电视剧里,能听到脏话的少之又少,不管人物社会背景如何,性格如何,都很少说脏话。但是现实生活中,谁没说过脏话呢,有时候,在该骂脏话的时候骂一句脏话,就把影片和观众的距离拉近了,脏话就像一把钥匙,打开了电影和生活之间隔着的那道门。(当然,影片里不能出现脏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这里不再赘述。)杨德昌的电影里就没有避讳,他让该说脏话的人说脏话,让人物在该说脏话时说脏话。另外,对于裸体的处理也是一个问题,《一一》里有个镜头是,人物因为煤气中毒倒在淋浴间,杨德昌没有像有些电影里那样,给人物在腰间围一条浴巾,而是真正的全裸,只是选了一个特别的角度不露点。我觉得因为顾忌审查和尺度不好处理的东西,可以采取一些手段来遮掩,但是这些手段一定要巧妙,要顺应生活的常识,而不是去违背常识,甚至挑战常识,在现实题材里出现一段幻想片,不能以我是在拍电影的角度来拍现实题材的东西,该有的态度是如何真实的还原生活又高于生活。最后还要归结到细节上来,一些影片让人觉得空洞,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细节不够,让人物和故事悬在空中,所以没有说服力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曾志

曾志

16篇文章 8年前更新

碎语浅言,与电影有关或无关……

文章